脑萎缩距离我们有多远?

2024-04-08

  什么是脑萎缩?


  脑萎缩就是脑组织体积缩小,细胞数目减少。


  听起来很可怕,其实它是慢慢发生的,时间长达数年数十年,它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多发病。


  脑萎缩是怎么形成的?


  主要原因就是脑血管长期慢性缺血,使脑组织处于慢性缺氧的状态,久而久之形成脑萎缩。


  脑萎缩的严重性:


  脑萎缩发生后,大脑机能衰退,认知功能减退,可以发生智能减退、痴呆等神经系统疾病,还可伴有偏瘫和癫痫,所以脑萎缩对个体和家庭的影响是很大的。


  加速脑萎缩的四个习惯:


  一、不喜欢开窗户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21%,而在久不开窗的卧室里,氧气的含量只能达到19.6%,如果长期待在封闭的房间内,可能因缺氧而发生脑萎缩。


  二、蒙头睡觉


  蒙头睡觉不仅呼吸不畅通,而且被窝里氧气的含量更低,长期如此会损伤大脑。


  三、不喜欢交流表达


  脑细胞在交流表达中会得到锻炼,变得更加活跃,如果长期沉默寡言、不交流、不思考,大脑功能会逐渐退化。


  四、睡眠不足


  长期睡眠不足也会影响大脑的供氧,造成供氧不足导致的脑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