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预防中风日 | 做好预防,不要“卒”不及防
每年5月25日为世界预防中风日,以加强人们认识中风的相关问题,从而有效预防中风,中风又称卒中,卒中起病急、病死率高、致残率高,是一类常见且高发的脑血管意外。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脑梗死"和"脑出血"。
什么是中风?中风有什么危害?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脑出血)或因脑血管阻塞(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脑梗死)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其中,超过80%的脑卒中是脑梗死。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和经济负担高的“五高”特点,被称为“无形杀手”,是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脑卒中是可防可控的。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吸烟、酒精摄入、不合理膳食、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心理因素等
怎样识别脑卒中?
脑卒中的症状主要包括突然出现的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一侧肢体无力或不灵活、行走不稳、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根据“中风120”口诀”识别脑卒中早期症状简便有效。
(一)“中风120”口诀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发生脑卒中怎么办?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及时发现卒中的早期症状极其重要,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也就越好。患者在发病后立即送达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或卒中中心单位,得到规范的治疗,可增加恢复的机会,提高生活质量。当然得到临床治疗后,康复治疗要不能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