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这份“女性体检攻略”送给最爱的她!
母亲节将至,你关注过咱妈的健康没?
定期体检是保障健康的重要手段。
这个母亲节,一起用体检守护妈妈的健康~
下面这份【各年龄段女性体检指南】,快转发到“家人”群里,为咱妈收藏!
不同年龄段体检,重点各不同
20岁~30岁
处于开始有性生活以及生育期,要注意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尤其是性传播疾病。
30岁~40岁
已婚育或者处于生育期,要着重进行常见妇科疾病的体检,应包括宫颈防癌筛查,一般不需要常规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查。
40岁~50岁
这个阶段是女性肿瘤的高发期,要注重三大妇科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以及乳腺癌等的预防及筛查。当然也不能忘记消化道肿瘤,定期做胃肠镜检查。可以考虑增加肿瘤标志物检查,同时要做好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的预防。
50岁~60岁
不仅要警惕恶性肿瘤的发生,也要注意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还要注意骨关节等功能等评估。
60岁以上
除定期体检外,还要注重已有的慢性病管理,警惕心脑血管意外的出现。
妇科常规体检,经典自有道理
妇科查体
通过外阴检查、阴道窥器检查、双合诊或者三合诊进行查体,来了解外阴、阴道、宫颈、子宫、输卵管、卵巢以及盆腔有没有异常情况。有性生活的女性方可进行。
阴道分泌物检查
通常指的是白带常规检查,可以检查是否存在细菌、霉菌、滴虫等阴道炎症。反复存在阴道炎症的女性还可以进行各种病原菌的培养。
妇科B超
有经阴道、经腹部、经直肠三种方式,有性生活的女性可以选择经阴道B超检查。主要对子宫、双侧附件以及盆腔是否存在器质性疾病进行检查,比如子宫内膜病变,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等。
妇科三大肿瘤,体检别忽视
宫颈癌
在女性肿瘤中发病率高,指南建议21岁~65岁,只要开始有性生活的女性都要做宫颈癌筛查,方法就是宫颈细胞学检查(TCT或LCT)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可以有效地发现宫颈早期病变,及时干预。要提醒广大女性朋友注意的是:即使打了宫颈癌疫苗,也要定期做宫颈防癌筛查,打疫苗只能降低癌症发生风险,并不能取代筛查。
子宫内膜癌
最简单有效的就是妇科B超检查。一般来说,对于没有任何症状以及高危因素的女性,如定期进行常规妇科B超没有提示子宫内膜增厚或者占位性病变,多数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检查。但是对于存在高危因素(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初潮早、绝经晚、服用外源性雌激素、月经紊乱等),有异常子宫出血,同时B超提示内膜可能存在异常等情况下,要进一步进行分段诊刮或者宫腔镜检查进行明确。
卵巢癌
卵巢在盆腔深处,在早期可以没有任何预警信号。但是目前还没有像宫颈癌一样比较特异性的筛查手段,主要就是通过妇科B超、肿瘤标志物的检查。
乳腺癌定期筛查,不可少
当然,对于女性而言,乳腺癌的筛查也非常重要。
乳腺癌高风险人群宜从40岁开始进行筛查,每年进行一次乳腺超声联合乳腺钼靶检查。一般风险人群(除了高风险人群以外的所有适龄女性),在45岁~70岁应进行乳腺癌筛查。对于一般风险人群,建议定期做乳房触诊,每1年~2年应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当然,对于有条件的女性,40岁以后可以考虑每年进行一次乳房触诊、乳腺B超及乳腺钼靶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