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偏高的原因

2023-04-27

  中性粒细胞偏高的原因


  中性粒细胞属于白细胞的一种,也是在血液里数量最多的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中性粒细胞偏高一般常见于生理性偏高、感染或炎症、大面积创伤、急性失血或溶血、内分泌及代谢紊乱、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及某些血液病等,最常见的是由感染或炎症引起,如果出现中性粒细胞偏高,应首先确定原因,再针对性采取应对方式。


  1、生理性偏高:如疼痛、冷热刺激、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或妊娠状态等能使中性粒细胞暂时性偏高,属于正常的生理性反应;


  2、感染或炎症:中性粒细胞升高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及炎症,可为细菌、病毒或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多种系统器官炎症都会引起中性粒细胞偏高;


  3、大面积创伤:如果有大面积外伤、较大的手术创伤以及大范围的烧伤等,让身体出现大面积组织损伤,也会引起中性粒细胞偏高;


  4、急性溶血:红细胞大量破坏、红细胞分解产物刺激骨髓贮备池中粒细胞释放;


  5、内分泌及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酸中毒、甲状腺危象、肝性脑病等内分泌及代谢紊乱疾病也能导致中性粒细胞偏高;


  6、免疫性疾病:如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等骨骼关节性疾病或皮肤出现红疹、皮疹等皮肤类型疾病,都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引发中性粒细胞的增高;


  7、恶性肿瘤以及某些血液病:恶性肿瘤如肺癌、肝癌、肾癌等,以及血液病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都会有中性粒细胞偏高的表现;


  8、急性中毒:外源性中毒(如化学物质、汞、铅、安眠药、昆虫毒、蛇毒、毒蕈等)、内源性中毒(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子痫、内分泌疾病危象等)。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高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