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血小板偏低有哪些危害
体检血小板偏低指外周血中血小板的数量低于正常范围,如果血小板的数量轻度的偏低,并且体检之前有感冒或者服用某些消炎止疼药,很可能就是由于病毒感染或者药物引起的,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一周左右的时间再复查血常规,大部分血小板的数量就会恢复到正常。如果体检时血小板数量明显的偏低,比如低于5万/mL,很可能就是由于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常见的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亢等。
血小板低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常见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引起失血过多:血小板低是造成人体失血过多的主要原因,因为血小板低会影响人体血液的凝血功能。当人体因为一些外伤导致伤口流血的时候,因为血小板低,伤口的血液无法及时凝固,会导致流血不止的现象,这是非常危险的,必须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2.引发皮肤病:血小板低会导致一些皮肤病,在生活中经常会发现身上会出现一些青色、紫色的斑点,就好像这个地方受了严重的外伤一样,但是按着也不痛,这种情况一般多发于腿上。
3.引发胃肠道和中枢神经出血:血小板减少,可能会引发胃和肠道的出血,有时还会引发人体中枢神经内的出血,这是非常危险的,中枢神经一旦出血,可能会危及人的生命,因此在体检时如果发现血小板低,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血小板低是一种常见常见的疾病,它的产生与人体的免疫力有非常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旦体检发现血小板低,或在身体上发现莫名的青色、紫色的斑点,一定要及时诊断找出原因,以免错过极佳的治疗时机,造成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