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查,是我们体检时必不可少的检验项目。虽然它留取简单、价格便宜,但别小看它,小小的检查却有大作用。
尿常规是医学检验“三大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对于某些全身性病变、以及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疾患等诊断,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尿液的化验检查还可以反映一些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通过此项检查可以判断相应的病征。
1.单纯性尿常规检查不需要空腹;
2.采样时应留取中段尿,大约10ml;
3.女性在经期一般不宜检查尿常规。
正常的尿液呈淡黄、清稀、透明色,或浅或深,没有局部沉淀、混浊,并且没有明显异味。
尿液颜色:如果出现红色、茶色、乳白色等,就必须高度重视了。尤其是老年人如果出现肉眼血尿,必须首先排除泌尿系统肿瘤,不可掉以轻心。尿液酸碱浓度:正常尿液应该是弱酸性的,正常值在4.6-8.0之间,但尿液的酸碱度也可能与饮食情况有关。尿液透明度:正常尿液多数是清晰透明的,不透明的话可能就有问题,疾病通常会带来尿液颜色的改变。尿白细胞:如果“+”或数值超过参考值,提示泌尿系感染。尿红细胞:出现“+”就是所谓的“血尿”,其原因非常多,如肾结石、尿路感染、肿瘤、血液系统疾病或者女性在生理期等等。尿结晶:严重的痛风、黄疸、草酸结石的病人可出现尿结晶,具体原因需具体分析。
尿比重:正在病理状态时,尿比重的增减主要根据肾脏的浓缩功能而定。比重低见于慢性肾炎、尿崩症等。 尿蛋白:有一些是生理性的蛋白尿,如剧烈运动后、发热或孕妇。正常结果应为阴性或微量。若出现“+”,常见于肾炎、慢性肾炎;泌尿系统感染、高热、肾结核。
尿液中胆红素:胆红素多会使得尿液里泡沫增多,而此项出现“+”,通常与黄疸关系紧密,可能存在急慢性肝炎、胆石症、胆道肿物、肝硬化、肝癌等隐患。 尿胆原:多数阴性,但当溶血或肝细胞黄疸时会出现“+”。
尿葡萄糖:一旦出现“+”,首先要检测糖尿病,但也有部分人血糖正常而尿糖异常,医学上称为“肾性糖尿”或“应激性糖尿”。
尿酮体: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中氧化生成的,若标本不新鲜会出现“+”,肚子太饿了也会出现“+”,严重的糖尿病也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