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吃完饭就犯困,小心,可能是疾病征兆!
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因为在吃完饭之后,全身的血液都集中到消化系统,帮助胃肠蠕动和消化,造成大脑供血不足,让大脑缺氧了,才会让你觉得“困”。
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因为如果是大脑缺氧,那么感受到的不是困意,而应该是“晕”。
大脑作为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身体会首先保证大脑的血液供应,根本不会因为消化这种小事儿就动用大脑供血。
而且有研究发现,在饭后大脑的血流量不止没有变少,还增多了,所以大脑缺氧的说法就站不住脚了,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
饱后犯困,是怎么回事?经常饭后萎靡不振,很可能是体内激素在“作祟”
1、胆囊收缩激素
人吃完饭后,血糖升高,食欲素的分泌量降低,会导致人体犯困,不想动弹。同时,食物中的葡萄糖被吸收,分泌出胰岛素,以控制血糖。而胰岛素会进一步形成褪黑素,让人产生睡意。
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体中分泌的胆囊收缩素一般在饭后两个小时之内会明显升高,等到两个小时之后,这种收缩素分泌量就会减少;而相对而言,胆囊收缩素含量越高就越容易困倦。
另外,一般脂肪含量越高,胆囊素水平会更高,睡意会更浓。
2、食欲素
人体进食后,食物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餐后血糖会升高,同时抑制体内食欲素的分泌。而食欲素含量降低人体就容易犯困、不想动弹,食欲素含量较高,人体也会较清醒且活跃。
因此,特别是进食淀粉类较易消化的食物时,血糖相对升得更快,也更容易犯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