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法》中指出,职业病是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并明确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那么职业健康检查与一般的健康体检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1、体检目的不同
职业健康体检目的在于及早发现职业病、职业健康损害和职业禁忌症;
而一般健康体检是针对症状或疾病及其相关因素的诊察手段,旨在发现常见的慢性病、健康损害等。
2、体检项目不同
职业健康体检的体检项目和周期根据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确定。
而普通的健康体检则是由个人或单位自行决定体检项目。
3、对体检结果的处理不同
发现职业病(疑似)病人,需履行报告制度和医疗处置义务。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应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确诊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还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并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在其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针对不同的检查结果,具有相应的人事安排。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而普通检查针对发现的疾病或健康损害,医生会提出专业性的疾病诊疗方案,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诊疗方案,配合治疗。
4、法律地位不同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健康检查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体检行为,实施体检的单位必须是卫生行政部门规范管理的医疗机构,并对其出具的体检结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而普通体检,没有法律法规强制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