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听说过幽门螺杆菌(Hp),也听说它与胃癌的发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一旦体检发现幽门螺杆菌呈阳性,便感觉像“摊上了大事”,惶惶不可终日。下面,我们针对大家常问的几个问题进行解答。
1、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生长于胃及十二指肠部,呈螺旋结构并有鞭毛,这种特殊的结构有利于它的运动。胃内环境是强酸性的,大多数细菌无法存活,并且胃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形成一层保护性的黏液层,保护胃黏膜不受破坏。但幽门螺杆菌的特殊运动结构,使它可以穿过黏液层到达胃黏膜,并分泌一系列的酶减少胃酸分泌,来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经过对周围环境的改造,幽门螺杆菌最终在胃中安逸地生存下来。
2、感染后会有什么症状?
由于幽门螺杆菌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其生长会产生有臭味的碳化物,引起口臭。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可能会出现餐后嗳气、恶心、腹胀、腹部不适等胃肠疾病症状。
因幽门螺杆菌会破坏胃黏膜,长期感染者常发生慢性胃炎、胃溃疡,从而出现打嗝、恶心、反酸、上腹痛等表现。幽门螺杆菌还可能导致消化系统的菌群失调,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其他一系列的消化道疾病症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