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又叒叕来了!谨防登革热啊!
夏秋季是登革热病的高发期。目前,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量增加,很多地方都进入蚊虫活跃季节了。
一、登革热是什么?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具有传播迅猛、发病率高等特点。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在上海的主要蚊虫是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炎炎夏季到来,也是蚊虫多的季节,做好防蚊灭蚊,出现不适应时要及早就诊。
二、临床表现
1、发热
起病大多突然,体温迅速达39℃以上,一般持续2~7日,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日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发病时伴有头痛、背痛和肌肉关节疼痛、眼眶痛、眼球后痛等全身症状,可有过敏、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差、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症状,颜面和眼结膜充血,颈及上胸皮肤潮红。
2、皮疹
于发病后2~5日出现,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次延及颈和四肢,部分患者见于面部,可为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稍有刺痒,也可在发热最后1日或在热退后,于脚、腿背后、踝部、手腕背面、腋窝等处出现细小淤斑,1~3日内消退,短暂遗留棕色斑,一般与体温同时消退。
3、出血
于发病后5~8日,约半数病例可出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衄、皮肤淤点、胃肠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
4、其他
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伴轻触痛,可有肝大,脾大少见,个别病例有黄疸,病后患者常感虚弱无力,完全恢复常需数周。
三、预防
1、防蚊灭蚊
晚上睡觉时需要点上蚊香或者挂好蚊帐,避免夜间熟睡时被蚊虫叮咬,从物理层面上防止蚊虫。
2、及早就医
若被蚊虫叮咬之后,发觉有些头晕、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不可拖延,避免炎症加重而导致并发症。
3、饮食运动结合
平时应该注意饮食习惯,保证每日三餐的营养均衡,更应该多参加一些户外体育运动项目,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从本质上预防登革热的发生。
4、环境卫生
室内室外必须清理积水,勤倒垃圾,搞好周围生活环境,保持卫生干净,从源头上杜绝蚊虫的滋生,减少蚊虫的数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