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帕金森来说,颤抖只是开始
一提到帕金森,你会想到什么?嘴巴留着口水、手在不停地颤动、腿脚也不灵活,没错,这就是帕金森。被它盯上的老年人,生活质量可不是一般的下滑。
据统计,在中国,60岁以上的人群中帕金森病的患病率达到1%;而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这个比率则高达1.7%。据预测,本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超过4亿,也就是说,每3人就有1个老年人,当帕金森撞上老龄化,这画面不敢想。
先请出三位主角:大脑、肌肉和多巴胺。大脑是一个决策者,全部工作就是负责思考,想到什么只需要发号指令就行了。肌肉是大脑最得力的干将,但是你可别把肌肉看成一个将军,人家是一个军团,一接到大脑指令,肌肉军团马上有序配合;有些收缩、有些舒张、什么时候开始、收缩到什么程度,都是有讲究的。
打个比方,骨骼就像船帆,而肌肉就是船帆上的绳索;一条船有很多绳索,船长通过拉伸绳索来调节船帆的高低和方向,根据风的方向和强弱来解决船的动力问题。了解大脑和肌肉的关系了吧?那么问题来了。大脑指令是怎么传递的呢?
作为一个精密的指挥部,大脑分为两大系统。决策中心,负责发出指令;作为作战指挥部,负责分解指令、制定作战计划。比如作战指挥部一拿到“微笑”这个指令,各科室就开始研究了。嘴角有多少块肌肉,哪几块上扬、上扬多少、持续多少时间等等,最终肌肉军团完成“微笑”这个指令。
你可能要问,这要完成一个指令,来来回回要统计多少数据,计算多少信息量。这里就有一个重要角色出现了,多巴胺。多巴胺就是大脑内这海量信息的传递者,正常情况下,大脑里各部门分工协作,信息传递顺畅,让肌肉的一切都那么自然。
然而,帕金森病人的大脑里,多巴胺这个信息传递者的数量明显减少。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就是用来分泌多巴胺的,帕金森患者大脑里的多巴胺能神经不知为什么,总之发生了大规模的变性死亡,导致多巴胺含量明显减少。
此处就是迷之所在了,至今都没有科学家搞清楚多巴胺能神经的遭遇。统计数据表明,年龄越大,帕金森患病越高,所以专家推论多巴胺能神经的大量死亡一定和年龄有关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