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血浆粘度偏高解读——血浆粘度偏高在体检报告单中也是常见的结果,血粘度是反映血液粘滞性的指标,是指全血在流动时与血管壁产生的一种内摩擦力,检查偏高自然对身体会有一定的影响。
影响血液粘滞度的因素常与细胞尤其红细胞的聚集、血液中某些成分如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等密切相关。
而血液粘滞度增加就可以导致血液循环的异常或者器官供血不足等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悸、胸闷等。很多疾病特别是心血管以及代谢性疾病也可以出现血液粘滞度增加,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常有血液粘滞度的增加。
全血粘高的高低与血浆蛋白浓度有很大关系,许多血浆蛋白异常的疾病都可以表现出明显的高粘滞症状,如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先天性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某些胶原性疾病等。由于血浆中蛋白含量的异常升高,使血浆粘度明显升高,进而使血液粘度升高。另外,血浆蛋白的增加也可以导致红细胞的聚集,特别在低切变率时更为明显,从而造成全血粘度的升高。
原发性或继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心病、白血病、烧伤、严重脱水、高原环境、长期缺氧等都可造成红细胞数量的明显增多,从而导致血液粘度升高。
血浆粘度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来处理:
首先要通过饮食调节,要多食含维生素C等的食物,少进食含脂肪和胆固醇高的食物,也可通过适当的有氧运动控制。治疗药物可以选用西药,如肠溶阿司匹林等以及降低血脂药物等,也可使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中药
对于血浆黏液度高的人群还要定期检查其他指标,如血糖、血压等,必要时服药治疗。只要能坚持这些治疗方法,那么血粘度慢慢就会降下来的。
血粘度高也就是高粘稠血症,是反映血液粘滞性的指标之一,血粘度高对身体的危害是很大的,糖尿病,脑血栓都是很常见的现象,因此出现偏高情况要及时的处理治疗和防治措施。